6.以電纜線路為主的配網,采用消弧線圈接地方式,要使殘余電流小于10難度很大,這是因為很難兼顧殘余電流小于10安、中性點位移電壓小于相電壓的15%和合理的補償脫度這三個條件。?
7.隨著電纜線路的增加,電網的單相接地電容電流急劇增加,消弧線圈和相應的接地變壓器需要很大的容量,增大了工程投資和占地面積。?
8.城市配網的電纜線路,大部分設在電纜隧道或電纜排管中,當發生絕緣擊穿而又不及時切斷電源時,在隧道或排管中產生可燃性氣體集聚,很可能會發生火災,殃及整個隧道中的電纜,造成重大事故。?
二、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方式的特點?
1.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與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在原理上截然不同。消弧線圈是感性諧振元件,是通過感性電流與容性電流相互補償,將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的故障電流限制在較小(<10A)的范圍,使故障點易于熄弧。同時,在接地故障時,不破壞系統的對稱性,使系統可帶相接地故障短時運行。中性點接地電阻是一個耗能元件,是電網對地電容中能量(電荷)的泄放通道,又是系統諧振的阻尼元件,單相接地故障時,通過故障點的電流較大,利用繼電保護迅速切除故障線路。?
2.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非故障相的穩態電壓升高比采用中性點不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的穩態電壓升高稍低。?
3.由于其顯著的阻尼作用,可消除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系統諧振過電壓(如鐵磁諧振、高頻諧振、分頻諧振、斷線諧振、線性諧振等),采用電阻接地是消除頻繁發生的PT諧振過電壓的最有效的辦法。?
4.能有效限制系統單相接地故障時的過電壓倍數,這是由于:①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系統在發生接地故障時,通過故障點的電流較大,能形成穩定電弧,不容易產生電弧熄滅又重燃的現象。②電阻本身是耗能元件,可消耗系統對地電容中存儲的能量。③在熄弧的時間內(半個周期),通過電阻將系統對地電容中的電荷泄放掉,降低中性點電位,每次電弧重燃時,都和第一次建弧的初始條件相似,不會形成很高的電弧重燃過電壓倍數。
5.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與線路零序保護配合,可準確地判斷出故障線路并迅速切除,這一特點特別適于電纜線路為主的城市配網。這一特點避免了為尋找接地故障線路進行的大量拉、合閘操作而產生過電壓。?
6.故障時由于及時切除電源,可大大減少發生人身安全事故的機會。?
7.中性點電阻對系統正常運行時的中性點位移電壓具有抑制作用(消弧線圈對中性點位移電壓是放大作用),使中性點位移電壓減小,在正常運行時,接地變壓器和接地電阻幾乎是處于空載狀態,只有在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接地變才承受短時沖擊電流。?